近年来,东昌区坚持以党建促乡村产业振兴,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环境和区位优势,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,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,有效发挥基层组织的堡垒作用、农村党员的带头作用以及党员干部的帮带作用,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采摘、乡村旅游等多元化绿色产业,实现抓党建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,为全区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。
实施“党建+人才”模式,夯实党组织内生动力,助推产业融合发展。发展是第一要素、人才是第一资源,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,提升党组织内生动力,加快推进三农发展、实现产业融合。选优配强村“两委”干部,重点从政治素质好、工作能力强的外出务工人员、复转军人和大中专毕业生等群体中,建立村级后备干部梯队。选派3名退休党员领导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,协助村“两委”开展各项村级事业。选派2名党员企业家到村任名誉村书记,助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。将村干部教育纳入全区干部教育培训规划,采取“域内、域外”专题培训的方式,不断提升村干部的专业化水平和创业带富能力。以乡情乡愁为纽带,整合本乡本土走出去的经商人士、专业技术人员、机关公职人员、高技能人才等资源,建立153人的外出务工人员台账;印发《东昌区优秀农村人才返乡创业支持计划实施方案》,通过给予创业贷款贴息、实用技能培训、优惠政策倾斜等方式,吸引外出农村人才返乡创业。
实施“党建+规模化种植”模式,强化党组织凝聚力,有序发展绿色产业。围绕“规模调大、结构调优、品种调良、效益调高”总体思路,积极整合资源配置,调整产业结构。采取“农户+党组织+合作社”的经济发展模式,形成规模化草莓采摘、葡萄采摘、玫瑰采摘以及香菇种植,加快推进一三产业融合发展。其中,环通乡石棚子村自成立草莓种植专业合作社以来,依托草莓园的发展,辐射周边60户农户发展特色果蔬采摘项目,平均日接待量可达千人,深受市民的喜爱,村级集体经济年均增收10万元,带动就业近百人。环通乡投资70万元,建设长流村“采摘休闲生态园”,带动13户村民自主创业,发展各类采摘园150亩,日光温室大棚56栋,年产值200余万元。江东乡左安村投资800万元新建节能型蔬菜温室40栋,打造具有江东特色的“无公害采摘村”。通过党组织带动,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,促进农民增收致富,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凝聚力,以特色农业带动果蔬采摘,切实推动东昌农业绿色转型。
实施“党建+非公企业”模式,激发党组织活力,促进村集体经济积累。抓住乡村振兴有力契机,引导村党组织,因地制宜运用好村企共建、土地流转、招商引资等政策,大力推动农村一三产业深度融合。通过“村企”合作、村办企业,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、农民增收致富、使党组织焕发组织活力,成为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共推发展的“发动机”和“助推器”。金厂镇上龙头村通过“党组织+非公企业”模式,积极创办和引进项目,通过田园综合体、雪村、创意农园和市民农园等项目,先后流转土地近1000亩,积极发展“乡村旅游”、“特色农业”等一、三产业,全年接待游客超百万,促进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近30万元,农民人均增收2万元。金厂镇金厂村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,以村集体为主体,党员带动、村民自愿入股的形式,投资创办了金腾建筑施工队、立达建筑材料厂、金龙工程机械租赁有限公司、金宏达物权融资有限公司、金山苗圃基地和东胜养殖基地6个实体项目,重点打造了人工、机械、建材一体化的建筑产业链条,通过10年的努力,还清了村集体600万元的债务,使71户农民成为股民,既得到了股份分红,又可以足不出村到企业上班,获得分红工资双收入。
(林禹辰 于平)